期刊信息
 

刊名:世界知识
主办:世界知识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ISSN:0583-0176
CN:11-1502/D
语言:中文
周期:半月
影响因子:0.1957606
被引频次:55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期刊分类:文化传媒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岁儿童言语理解中世界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

来源:世界知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2 02: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引言 言语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大脑通过识别音素、音位、音节结构辨认出不同的语音刺激,在此基础上通达其相对应的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以获取对言语意义的理解。然而

1 引言

言语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大脑通过识别音素、音位、音节结构辨认出不同的语音刺激,在此基础上通达其相对应的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以获取对言语意义的理解。然而仅仅只有语音、语义、句法信息参与言语理解,听话人仍有可能无法准确获取到完整的言语意义。因为在现实言语交际中,由于说话人需要顾及到表达经济性、表达效果等因素,对话语意图常通过非字面意义进行传递。如例(1):

(1)甲: 现在几点了?

乙: 《新闻联播》刚开始。

在例(1)的对话中,乙没有给予甲一个直接的回答,因而甲要从乙的回答中明了目前的时间,就需要在获取字面意义的基础上从长时记忆中调取《新闻联播》节目的播出时间,从而获知当前时间大约是晚上7点钟左右。这类非字面的言语信息对于言语交际的顺利展开作用重要,一般包括常识性的背景知识、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等,统称为世界知识(World Knowledge)(Sperber & Wilson,1995)。因而,成功的言语交际不仅需要理解者具有对言语信号的解码能力,还需要在言语理解中具备对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Kintsch,1988)。

近年来,有较多的实验研究发现,成人可以即时性激活和调用话语相关的世界知识,使之快速参与到言语理解的过程中(Hagoort,Hald,Bastiaansen,& Petersson,2004;Van Duynslaeger,Sterken,Van Overwalle,& Verstraeten,2008;Regel,Coulson,& Gunter,2010)。但是,这一重要的语言能力在学前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发展特点,却鲜有研究对此进行关注,少量相关的研究只是在探讨其他问题时非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了较简单的讨论。例如,Ryder和Leinonen(2003)在针对儿童如何利用文本信息回答问题的研究中,测试了3-5岁儿童对于三种类型问题的处理能力:代词所指问题(reference assignment questions)、语义扩充问题(enrichment questions)和会话含义问题(implicature questions)。其中,会话含义问题的回答需要儿童调用世界知识、故事相关语境、个人经验等信息。例如,提问儿童“Samara夫人在哪见过大熊?”,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儿童结合故事内容以及世界知识中关于熊生活习性的常识,回答“在树林里”。实验结果显示,会话含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类问题,3-5岁儿童对会话含义问题回答正确率分别为0%,20%,60%,研究者认为这一结果反映了低龄组儿童在言语理解中对于文本信息和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但这一能力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得到显著提高。Ryder和Leinonen(2003)的实验结果在其他相关研究中也得到验证(Loukusa,Leinonen,& Ryder,2007;Loukusa,Ryder,&Leinonen,2008)。这些研究对于探究学前儿童在言语理解中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具有启发性,但由于研究的关注点不同,因而实验结果无法直接说明学前儿童对世界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特点。

另外,已有的相关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1)测试材料复杂。相关研究由于更侧重于考察儿童对于文本信息和语境信息的处理能力,所以一般选用一篇故事作为测试材料,且故事的篇幅较长。如Ryder和Leinonen(2003)实验的测试材料共有520个单词,被试在完整听完测试材料后根据主试的提问回答问题。这要求被试必须在工作记忆中尽可能多的暂时性存储测试材料,以顺利完成实验任务。然而,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不同年龄阶段的工作记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工作记忆能力能够直接影响到儿童对不同信息的整合能力(Oakhill,1984)。因此,当实验选用篇幅较长的故事作为测试材料时,不同年龄组儿童语言能力的差异性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工作记忆的差异性而引起的。(2)相关研究在进行测试时,未有确认儿童是否已经掌握了与实验测试材料有关的世界知识。如Loukusa等(2008)提问被试“为什么男孩在下雨天过斑马线时用书遮住头顶”,3岁儿童回答“因为他读书”,研究者把这种错误归因于世界知识的使用错误。但是,如果“书本可以用来遮雨”尚未成为测试儿童已具备的世界知识,那么,此类错误则应该是由于被试缺失相关的世界知识所造成的,而并非属于世界知识运用错误。(3)目前相关研究的被试局限于英语(Leinonen,Ryder,Ellis,& Hammond,2003;Ryder & Leinonen,2003)、芬兰语(Loukusa et al., 2007, 2008)的学前儿童,尚未有针对汉语学前儿童的研究。有研究表明,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至少会对言语交际技能的某一方面存在影响。例如,Lloyd,Camaioni和Ercolani(1995)发现英语儿童和印第安语儿童在所指表达能力上存在显著不同。Adams(2002)明确表示把针对某一特定语言文化儿童的语言能力表现套用在其他语言文化下的儿童,这种做法值得否定。

文章来源:《世界知识》 网址: http://www.sjzszzs.cn/qikandaodu/2021/0412/341.html

上一篇:教学设计及评析
下一篇:从科技空白国到世界创新强国

世界知识投稿 | 世界知识编辑部| 世界知识版面费 | 世界知识论文发表 | 世界知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世界知识》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